掸 字的意思
字帖
拼音 dǎn
注音 ㄕㄢˋ
总笔画11
偏旁部首
部外笔画8
五笔86RUJF
仓颉QCWJ
郑码DUKE
笔顺编号12143251112
四角号码58056
UNICODE63B8
间架结构左右结构
基本释义

dǎn ㄉㄢˇ

  1. 用鸡毛或布条绑成的除尘用具:~子。~帚。~甩子。
  2. 用掸子轻轻拂打或抽:~得很干净。

其它字义


shàn ㄕㄢˋ

  1. 中国史书上对傣族的一种称呼。
  2. 缅甸民族之一,大多数居住在掸邦。

详细字义


dǎn

〈动〉

(1) 拂去 [brush;whisk]。如:掸衣裳;掸尘(洗尘);掸笔(担笔。一种用掸尘、掸细粉的羊毫笔)

(2)[sieve]

无皮的罗儿掸三遍。——《中国民谣资料·孟姜女》

(3) 另见 shàn


 

基本词义


shàn

〈名〉

(1) 中国史书上对傣族的一种称呼 [the Dai (Tai)nationality]

(2) 古国名 [Shan state]。故城一般认为在今缅甸掸邦

,西南夷国名。——《集韵》

(3) 另见 dǎn

康熙字典

【唐韻】徒旱切【集韻】蕩旱切,𠀤但上聲。【說文】提持也。【揚子·太𤣥經】何福滿肩,提禍撣撣。【註】撣撣,敬也。何福持禍而自儆戒也。

又【唐韻】徒干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唐干切【正韻】唐闌切,𠀤音檀。觸也。

又與彈通。鼓絃也。

又國名。【後漢·西南夷傳】撣國,西南通大秦。
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徒案切【正韻】杜案切,𠀤音憚。亦觸也。

又【唐韻】市連切【集韻】時連切,𠀤音蟬。撣援,牽引也。

又【集韻】澄延切,音纏。相纏不去也。

又人名。【前漢·宣帝紀】日逐王先賢撣來降。

又亭年切,音田。陼名。【山海經】靑要之山,南望撣陼。

又他干切,音灘。持不堅也。

又旨善切,饘上聲。排急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