● 疸
dǎn ㄉㄢˇ
◎ 〔黄~〕病名,病人的皮肤、黏膜和眼球的巩膜等都呈黄色,是由胆汁的胆红素大量出现在血液中所引起。亦作“黄病”。
其它字义
da ˙ㄉㄚ
◎ 见“ 疙瘩 ”(gēda)。
详细字义
◎ 疸 dɑ
(1) ——见“疙疸”( gēdɑ):即“疙瘩”( gēdɑ)
(2) 另见 dǎn
基本词义
◎ 疸 dǎn
〈名〉
(1) “黄疸”[jaundice]。病名,病人的皮肤、粘膜和眼球的巩膜等都呈黄色,是由胆汁的胆红素大量出现在血液中所引起,也叫“黄病”,“恶疮”。如:疸疽
(2) 另见 dɑ
【唐韻】丁幹切【集韻】得案切,𠀤音旦。【說文】黃病也。【內經】目黃,溺黃赤,安臥者黃疸,已食如饑者胃疸。【方書】疸有五,黃胖,黃疸,酒疸,穀疸,女勞疸。
又【廣韻】多旱切【集韻】黨旱切,𠀤音亶。義同。
又惡創也。亦作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