菼 字的意思
字帖
拼音 tǎn
注音 ㄊㄢˇ
縂筆畫11
偏旁部首
部外筆畫8
五筆86AOOU
倉頡TFF
鄭碼EUUO
筆順編號12243344334
四角號碼44809
UNICODE83FC
間架結搆上下結搆
基本釋義

tǎn ㄊㄢˇ


  1. 初生的荻。《爾雅•釋草》:“菼,薍。”

详细字义


tǎn

〈名〉

初生的荻 [a kind of reed]

大车槛槛,毳衣如菼。——《诗·王风·大车》

康熙字典

【唐韻】吐敢切,音毯。【說文】雚之初生。【爾雅·釋草】菼,薍。【註】似葦而小,實中,江東呼爲烏蓲。【詩·王風】毳衣如菼。【箋】毳衣之屬有五色,其靑者如鵻。【傳】郭璞曰:菼草色如鵻,在靑白之閒。【字說】菼,中赤,始生未黑,黑已而赤,故謂之菼,可爲帚。【禮·玉藻·桃茢註】茢菼,帚也。 【說文】作𦵹。或作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