赧 字的意思
字帖
拼音 nǎn
注音 ㄋㄢˇ
縂筆畫11
偏旁部首
部外筆畫4
五筆86FOBC
倉頡GCSLE
鄭碼BNYX
筆順編號12132345254
四角號碼47247
UNICODE8D67
間架結搆左右結搆
基本釋義

nǎn ㄋㄢˇ

     ◎ 因羞惭而脸红:~~。~然。~愧。~颜。~然汗下。

详细字义


nǎn

〈形〉

(1) (形声。从赤,( )声。脸红,故从赤。本义:因惭愧而脸红)

(2) 同本义 [blushing]

大赧而归,填恨低首。——柳宗元《乞巧文》

鬼即赧愧而退。——刘义庆《幽明录》

自为乳儿,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,辄羞赧弃去之。——· 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

(3) 又如:赧颜(羞惭脸红;惭愧);赧愧(羞惭)

(4) 忧惧 [worried]

夫子践位则退,自退则敬,否则赧。——《国语·楚语》


康熙字典

【廣韻】奴版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乃版切,𠀤音戁。【說文】面慚赤也。【孟子】觀其色赧赧然。【趙岐註】面赤,心不正之貌。 【說文】作𧹠。【集韻】或从皮作𧹞,亦作𢠱